韩信城
韩信城朗读雉堞平来事已休,淡烟芳草一荒丘。
蒯生不作忠君计,吕氏方为少主忧。
烹犬有时应自喜,缚鸡无力岂长谋。
泗河两岸离离石,留与行人系晚舟。
摘要
《韩信城》是明代诗人唐之淳创作的一首怀古诗。此诗借韩信城遗址抒发历史兴亡之感,通过描绘荒城、野草、残阳等萧瑟景象,暗喻韩信“鸟尽弓藏”的悲剧命运。诗人以“登临”视角切入,将眼前实景与历史典故交融,尾句“飞鸟尽良弓藏”直引《史记》名句,既点出韩信被诛的根源,也揭示了封建王朝功臣难逃猜忌的普遍规律。全诗语言凝练苍劲,在冷寂的景物铺陈中,寄寓了对英雄末路的深沉喟叹,以及对权力斗争中人性与命运的无尽反思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感怀起笔,通过荒丘、淡烟等意象营造出沧桑意境。颔联巧妙运用蒯通、吕后典故,暗喻政治风云变幻。颈联"烹犬""缚鸡"之喻,既写出世事无常,又暗含对权谋的讽刺。尾联尤为精妙,泗河石与晚舟的意象交织,将历史沉思转化为永恒的羁旅客愁。全诗用典自然,对仗工稳,在冷峻的笔触中透露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洞察,展现了诗人高超的七律功力与深沉的历史情怀。

(1350—1401)明浙江山阴人,名愚士,以字行。唐肃子。建文二年,以方孝孺荐,为翰林侍读,与孝孺俱领修书事。旋卒。有《唐愚士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