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抵循州泊白鹤峰

抵循州泊白鹤峰朗读
出自明代成鹫的诗词

白鹤孤峰旧识名,今来一倍借劳生。

日斜山寺临秋水,木落寒皋见古城。

有客扁舟过渡口,何人高枕听江声。

相逢海阔天空处,莫向飞蓬问去程。

摘要

《抵循州泊白鹤峰》是清代诗人成鹫创作的一首诗。诗中描绘了诗人抵达循州后停泊在白鹤峰的旅途景象,通过细腻的自然风光描写,如山水、舟泊等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孤寂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切赞美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情感,体现了成鹫诗歌中常见的抒情与哲思风格。

DeepSeek赏析

此诗写景抒怀,意境高远。首联"白鹤孤峰"点明旧地重游,暗含倦游之意;颔联"日斜山寺"、"木落寒皋"以秋景衬托寂寥之情,对仗工稳。颈联转写渡口扁舟,江声高枕,动静相生,尽显隐逸之趣。尾联"海阔天空"一语双关,既写实景,又喻人生境界,劝人不必问前程,洒脱超然。全诗格调清远,语言凝练,将羁旅之思与隐逸之志融为一体,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、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。

成鹫(1637-1722),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。又名光鹫,字迹删,号东樵山人。俗姓方,名觊恺,字麟趾,番禺(今属广东省)人。出身书香仕宦世家。年四十一,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。继法于硕堂禅师,系憨山大师徒孙。与陶环、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。与屈大均、梁佩兰唱酬,粤中士人多从教游。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、肇庆庆云寺、广州大通寺,终于大通。其为人豪放倜傥,诗文亦卓厉痛快,尽去雕饰,颇有似庄子处。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。作品有《楞严直说》十卷、《鼎湖山志》八卷、《咸陟堂集》四十三卷、《金刚直说》一卷、《老子直说》二卷、《庄子内篇注》一卷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