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屈五无极过宿话旧

屈五无极过宿话旧朗读
出自明代成鹫的诗词

老友不堪成久别,白发纷纷牙齿缺。

我笑先生未休歇,仰首高天双眦裂。

先生笑我生计拙,火宅翻身冷如铁。

无极翁,莫重说。

明日阴晴知若何,留君话尽鹅潭月。

摘要

成鹫的《屈五无极过宿话旧》是清代诗僧成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。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屈五无极来访,过夜共话往事的场景,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厚友情与人生感慨。诗中,成鹫以禅意视角,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悟,如“话旧”中流露的温暖与淡淡哀愁,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、珍视情谊的佛家思想。作为成鹫代表作之一,该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,在清代诗坛中受到推崇,被视为融合禅理与人情的佳作,反映了当时文人隐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作品以朴素直白的语言勾勒出两位老友久别重逢的生动场景,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沉的沧桑感与真挚情谊。"白发纷纷牙齿缺"的细节刻画令人动容,既道出岁月无情,又暗含对生命流逝的坦然。诗人以"双眦裂"的夸张笔法,将老友相见时的激动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后段"火宅翻身冷如铁"的比喻新颖独特,暗喻人生际遇的冷暖无常。结尾处"鹅潭月"的意象尤为精妙,将两位老人的彻夜长谈置于清冷的月光之下,平添几分苍凉的诗意。全篇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,在看似随意的对话中,蕴含着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。

成鹫(1637-1722),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。又名光鹫,字迹删,号东樵山人。俗姓方,名觊恺,字麟趾,番禺(今属广东省)人。出身书香仕宦世家。年四十一,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。继法于硕堂禅师,系憨山大师徒孙。与陶环、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。与屈大均、梁佩兰唱酬,粤中士人多从教游。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、肇庆庆云寺、广州大通寺,终于大通。其为人豪放倜傥,诗文亦卓厉痛快,尽去雕饰,颇有似庄子处。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。作品有《楞严直说》十卷、《鼎湖山志》八卷、《咸陟堂集》四十三卷、《金刚直说》一卷、《老子直说》二卷、《庄子内篇注》一卷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