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爱国"类型的诗

  • 唐代:杜甫

    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
    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

    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

    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  • 唐代:杜甫

    花隐掖垣暮,啾啾栖鸟过。

    星临万户动,月傍九霄多。

    不寝听金钥,因风想玉珂。

    明朝有封事,数问夜如何。

  • 唐代:王昌龄

    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
    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
  • 唐代:杜甫

    少陵野老吞声哭,春日潜行曲江曲。

    江头宫殿锁千门,细柳新蒲为谁绿?忆昔霓旌下南苑,苑中万物生颜色。

    昭阳殿里第一人,同辇随君侍君侧。

    辇前才人带弓箭,白马嚼啮黄金勒。

    翻身向天仰射云,一笑正坠双飞翼。

    明眸皓齿今何在?血污游魂归不得。

    清渭东流剑阁深,去住彼此无消息。

    人生有情泪沾臆,江水江花岂终极!黄昏胡骑尘满城,欲往城南望城北。

  • 宋代:郑思肖

    有怀长不释,一语一酸辛。

    此地暂胡马,终身只宋民。

    读书成底事,报国是何人。

    耻见干戈里,荒城梅又春。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龙马花雪毛,金鞍五陵豪。

    秋霜切玉剑,落日明珠袍。

    斗鸡事万乘,轩盖一何高。

    弓摧南山虎,手接太行猱。

    酒后竞风采,三杯弄宝刀。

    杀人如剪草,剧孟同游遨。

    发愤去函谷,从军向临洮。

    叱咤经百战,匈奴尽奔逃。

    归来使酒气,未肯拜萧曹。

    羞入原宪室,荒淫隐蓬蒿。

  • 宋代:陆游

    幅巾藜杖北城头,卷地西风满眼愁。

    一点烽传散关信,两行雁带杜陵秋。

    山河兴废供搔首,身世安危入倚楼。

    横槊赋诗非复昔,梦魂犹绕古梁州。

  • 清代:李鸿章

    劳劳车马未离鞍,临事方知一死难。

    三百年来伤国步,八千里外吊民残。

    秋风宝剑孤臣泪,落日征旗大将坛。

    海外尘氛纷未已,诸君莫作等闲看。

  • 宋代:蔡挺

    霜天秋晓,正紫塞故垒,黄云衰草。

    汉马嘶风,边鸿叫月,陇上铁衣寒早。

    剑歌骑曲悲壮,尽道君恩须报。

    塞垣乐,尽櫜鞬锦领,山西年少。

    谈笑。

    刁斗静,烽火一把,时送平安耗。

    圣主忧边,威怀遐远,骄虏尚宽天讨。

    岁华向晚愁思,谁念玉关人老?太平也,且欢娱,莫惜金樽频倒。

  • 清代:全祖望

     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,江都围急。

   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,集诸将而语之曰:“吾誓与城为殉,然仑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,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?”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。

    忠烈喜曰:“吾尚未有子,汝当以同姓为吾后。

    吾上书太夫人,谱汝诸孙中。

    ”   五日,城陷,忠烈拔刀自裁,诸将果争前抱持之。

    忠烈大呼德威,德威流涕,不能执刃,遂为诸将所拥而行。

    至小东门,大兵如林而至,马副使鸣騄、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。

    忠烈乃瞠目曰:“我史阁部也。

    ”被执至南门。

   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,劝之。

    忠烈大骂而死。

    初,忠烈遗言:“我死当葬梅花岭上。

    ”至是,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,乃以衣冠葬之。

      或曰:“城之破也,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,乘白马,出天宁门投江死者,未尝殒于城中也。

    ”自有是言,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。

    已而英、霍山师大起,皆托忠烈之名,仿佛陈涉之称项燕。

   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,执至白下。

   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,问曰:“先生在兵间,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,抑未死耶?”孙公答曰:“经略从北来,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,抑未死耶?”承畴大恚,急呼麾下驱出斩之。

      呜呼!神仙诡诞之说,谓颜太师以兵解,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,实未尝死。

   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,其气浩然,常留天地之间,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!神仙之说,所谓为蛇画足。

    即如忠烈遗骸,不可问矣,百年而后,予登岭上,与客述忠烈遗言,无不泪下如雨,想见当日围城光景,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,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,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?  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,亦以乙酉在扬,凡五死而得绝,特告其父母火之,无留骨秽地,扬人葬之于此。

    江右王猷定、关中黄遵严、粤东屈大均为作传、铭、哀词。

     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:予闻忠烈兄弟,自翰林可程下,尚有数人,其后皆来江都省墓。

    适英、霍山师败,捕得冒称忠烈者,大将发至江都,令史氏男女来认之。

    忠烈之第八弟已亡,其夫人年少有色,守节,亦出视之。

    大将艳其色,欲强娶之,夫人自裁而死。

    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,莫敢为之表章者。

      呜呼!忠烈尝恨可程在北,当易姓之间,不能仗节,出疏纠之。

    岂知身后乃有弟妇,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?梅花如雪,芳香不染。

    异日有作忠烈祠者,副使诸公,谅在从祀之列,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,附以烈女一辈也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