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离别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李之仪

    残寒销尽,疏雨过,清明后。

    花径敛余红,风沼萦新皱。

    乳燕穿庭户,飞絮沾襟袖。

    正佳时,仍晚昼。

    著人滋味,真个浓如酒。

    频移带眼,空只恁、厌厌瘦。

    不见又思量,见了还依旧。

    为问频相见,何似长相守?天不老,人未偶。

    且将此恨,分付庭前柳。

  • 魏晋:王羲之

      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暮春之初,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修禊事也。

    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

    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带左右,引以为流觞曲水,列坐其次。

  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

    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

      夫人之相与,俯仰一世,或取诸怀抱,悟言一室之内;或因寄所托,放浪形骸之外。

    虽趣舍万殊,静躁不同,当其欣于所遇,暂得于己,快然自足,不知老之将至。

    及其所之既倦,情随事迁,感慨系之矣。

    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,犹不能不以之兴怀。

    况修短随化,终期于尽。

    古人云:“死生亦大矣。

    ”岂不痛哉!(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:曾不知老之将至) 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

  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

    后之视今,亦犹今之视昔。

    悲夫!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

    后之览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

  • 唐代:卢照邻

    地道巴陵北,天山弱水东。

    相看万馀里,共倚一征蓬。

    零雨悲王粲,清尊别孔融。

    裴回闻夜鹤,怅望待秋鸿。

    骨肉胡秦外,风尘关塞中。

    唯馀剑锋在,耿耿气成虹。

  • 宋代:晁补之

    无穷官柳,无情画舸,无根行客。

    南山尚相送,只高城人隔。

    罨画园林溪绀碧。

    算重来、尽成陈迹。

    刘郎鬓如此,况桃花颜色。

  • 宋代:毛滂

    泪湿阑干花著露。

    愁到眉峰碧聚。

    此恨平分取。

    更无言语。

    空相觑。

    短雨残云无意绪。

    寂寞朝朝暮暮。

    今夜山深处。

    断魂分付。

    潮回去。

  • 宋代:毛滂

    老景萧条,送君归去添凄断。

    赠君明月满前溪,直到西湖畔。

    门掩绿苔应遍。

    为黄花、频开醉眼。

    橘奴无恙,蝶子相迎,寒窗日短。

    会宗小斋名梦蝶,前植橘,东偏甚广。

  • 宋代:张先

    移得绿杨栽后院。

    学舞宫腰,二月青犹短。

    不比灞陵多送远,残丝乱絮东西岸。

    几叶小眉寒不展。

    莫唱阳关,真个肠先断。

    分付与春休细看,条条尽是离人怨。

  • 唐代:骆宾王

    寒更承夜永,凉夕向秋澄。

    离心何以赠,自有玉壶冰。

  • 宋代:范成大

    怅望梅花驿,凝情杜若洲。

    香云低处有高楼,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。

    缄素双鱼远,题红片叶秋。

    欲凭江水寄离愁,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。

  • 宋代:范成大

    休舞银貂小契丹,满堂宾客尽关山。

    从今嫋嫋盈盈处,谁复端端正正看。

    模泪易,写愁难。

    潇湘江上竹枝斑。

    碧云日暮无书寄,寥落烟中一雁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