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民歌"类型的诗

  • 唐代:刘禹锡

      连州城下,俯接村墟。

    偶登郡楼,适有所感,遂书其事为俚歌,以俟采诗者。

      冈头花草齐,燕子东西飞。

    田塍望如线,白水光参差。

    农妇白纻裙,农夫绿蓑衣。

    齐唱田中歌,嘤伫如竹枝。

    但闻怨响音,不辨俚语词。

    时时一大笑,此必相嘲嗤。

    水平苗漠漠,烟火生墟落。

    黄犬往复还,赤鸡鸣且啄。

    路旁谁家郎?乌帽衫袖长。

    自言上计吏,年初离帝乡。

    田夫语计吏:“君家侬定谙。

    一来长安罢,眼大不相参。

    ”计吏笑致辞:“长安真大处。

    省门高轲峨,侬入无度数。

    昨来补卫士,唯用筒竹布。

    君看二三年,我作官人去。

  • 唐代:刘禹锡

    春江月出大堤平,堤上女郎连袂行。

    唱尽新词欢不见,红霞映树鹧鸪鸣。

  • 唐代:白居易

    瞿塘峡口冷烟低,白帝城头月向西。

    唱到竹枝声咽处,寒猿晴鸟一时啼。

    竹枝苦怨怨何人,夜静山空歇又闻。

    蛮儿巴女齐声唱,愁杀江楼病使君。

    巴东船舫上巴西,波面风生雨脚齐。

    水蓼冷花红蔟蔟,江蓠湿叶碧萋萋。

    江畔谁人唱竹枝,前声断咽后声迟。

    怪来调苦缘词苦,多是通州司马诗。

  • 南北朝:乐府诗集

    敕勒川,阴山下。

    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

    天苍苍,野茫茫。

    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
  • 南北朝:佚名

    陇头流水,流离山下。

    念吾一身,飘然旷野。

    朝发欣城,暮宿陇头。

    寒不能语,舌卷入喉。

    陇头流水,鸣声呜咽。

    遥望秦川,心肝断绝。

  • 两汉:佚名

    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

    道逢乡里人:“家中有阿谁?”“遥看是君家,松柏冢累累。

    ”(遥看 一作:遥望)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。

    中庭生旅谷,井上生旅葵。

    舂谷持作饭,采葵持作羹。

    羹饭一时熟,不知贻阿谁?出门东向看,泪落沾我衣。

  • 两汉:佚名

    江南可采莲,莲叶何田田,鱼戏莲叶间。

    鱼戏莲叶东,鱼戏莲叶西,鱼戏莲叶南,鱼戏莲叶北。

  • 两汉:佚名

    上邪,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。

    山无陵,江水为竭。

    冬雷震震,夏雨雪。

    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。

  • 南北朝:佚名

      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

    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。

    (惟闻 通:唯)问女何所思,问女何所忆。

    女亦无所思,女亦无所忆。

    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,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。

    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,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

      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

    旦辞爷娘去,暮宿黄河边,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。

    旦辞黄河去,暮至黑山头,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。

      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

    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

    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

      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

    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

    可汗问所欲,木兰不用尚书郎,愿驰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

    (一作:愿借明驼千里足)  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;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;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

    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,脱我战时袍,著我旧时裳。

    当窗理云鬓,对镜帖花黄。

    出门看火伴,火伴皆惊忙: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

    (帖 通:贴;惊忙 一作:惶;惶 火伴 通:伙)  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;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

  • 先秦:佚名

    采采芣苢,薄言采之。

    采采芣苢,薄言有之。

    采采芣苢,薄言掇之。

    采采芣苢,薄言捋之。

    采采芣苢,薄言袺之。

    采采芣苢,薄言襭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