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燕歌行二首·其一

燕歌行二首·其一朗读
出自魏晋曹丕的诗词

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,群燕辞归鹄南翔。

(鹄南翔 一作 雁南翔)念君客游思断肠,慊慊思归恋故乡,君何淹留寄他方?贱妾茕茕守空房,忧来思君不敢忘,不觉泪下沾衣裳。

援琴鸣弦发清商,短歌微吟不能长。

明月皎皎照我床,星汉西流夜未央。

牵牛织女遥相望,尔独何辜限河梁。

摘要

曹丕的《燕歌行二首·其一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,创作于三国时期。此诗以深秋萧瑟之景起兴,通过"草木摇落露为霜"、"群燕辞归雁南翔"等意象,细腻描绘了思妇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。全诗以婉转笔触展现思妇独守空闺的孤寂:"贱妾茕茕守空房,忧来思君不敢忘",通过"援琴鸣弦发清商"的细节与"明月皎皎照我床"的夜景,将辗转难眠的愁绪层层递进至"星汉西流夜未央"的漫漫长夜。结尾"牵牛织女遥相望"的比兴,含蓄道出思而不得的永恒哀伤。作为七言诗体的开创性作品,刘勰赞其"志不出于淫荡",王夫之称其"倾情倾度,倾色倾声",奠定了后世七言乐府诗的抒情传统,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
DeepSeek赏析

曹丕《燕歌行》开七言诗先河,以秋风起兴铺陈思妇哀愁。开篇三句勾勒出一幅草木凋零、群燕南飞的深秋图景,为全诗奠定凄清基调。"慊慊思归"六句直抒胸臆,茕茕、泪下等词层层递进,将思妇独守空闺的孤寂与思念刻画入微。末段忽转清商曲调,以明月星汉为背景,借牛女双星不得相会之典,将个人离愁升华至宇宙永恒的怅惘。全诗音韵流转,情感由浅入深,既有汉乐府的质朴,又具文人诗的精致,展现出建安文学"以悲为美"的典型风格。

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(187年冬-226年6月29日),字子桓,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曹魏的开国皇帝,公元220-226年在位。他在位期间,平定边患。击退鲜卑,和匈奴、氐、羌等外夷修好,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。除军政以外,曹丕自幼好文学,于诗、赋、文学皆有成就,尤擅长于五言诗,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,并称三曹,今存《魏文帝集》二卷。另外,曹丕著有《典论》,当中的《论文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。去世后庙号高祖(《资治通鉴》作世祖),谥为文皇帝,葬于首阳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