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
水调歌头朗读鸟影度疏木,天势入平湖。
沧波万顷,轻风落日片帆孤。
渡口千章云木,苒苒炊烟一缕,人在翠微居。
客里更愁绝,回首忆吾庐。
功名事,今老矣,待何如。
拂衣归去,谁道张翰为莼鲈。
且就竹深荷静,坐看山高月小,剧饮与谁俱。
长啸动林木,意气欲凌虚。
摘要
袁去华的《水调歌头·雄跨洞庭野》是其代表作。这首词创作于南宋初期,作者登临长沙古迹定王台时,面对山河破碎、中原沦陷的时局,触景生情。词的上片以雄浑笔触描绘定王台昔日的壮阔气象,"雄跨洞庭野,楚望古湘州"尽显其地理形胜;下片转入深沉的历史兴亡之叹与身世飘零之悲,"兴废事,千古一沾襟"道尽沧桑之感。词人借古台兴废,抒发了对国势衰微的深切忧虑、对朝廷苟安的愤懑,以及自身报国无门的孤愤,结尾"徙倚霜风里,落日伴人愁"更以苍凉意境烘托出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无奈与苦闷。全词气象宏大又情感沉郁,融历史沧桑、家国之痛与身世之悲于一体,展现了辛派词人的慷慨特质,历来被誉为袁去华词中扛鼎之作,陈廷焯在《白雨斋词话》中赞其"悲愤填膺,极尽苍凉之致"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词以疏淡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湖归隐图。上阕写景精妙,"鸟影度疏木"四字便点出黄昏意境,"片帆孤"更添寂寥。下阕转入抒情,以张翰莼鲈之典道尽宦游厌倦,转而抒发对林泉生活的向往。"竹深荷静"与"山高月小"的对仗,将隐逸之趣写得清雅脱俗。结尾"长啸动林木"一句,将词人豪放不羁的性情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全词景中有情,情中见志,在淡远闲适中暗含壮志难酬的郁结,体现了典型文人仕隐矛盾的心理状态。语言洗练,意境深远,堪称隐逸词中的佳作。

袁去华,字宣卿,江西奉新(一作豫章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。绍兴十五年(公元一一四五年)进士。改官知石首县而卒。善为歌词,尝为张孝祥所称。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,词一卷,著有《适斋类稿》、《袁宣卿词》、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存词90余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