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

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朗读
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诗词

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。

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。

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

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。

(愁余 一作:愁予)

摘要

辛弃疾的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作于淳熙三年(1176年),时任江西提点刑狱。词人途经造口,追忆宋高宗建炎年间金兵南侵、隆祐太后仓皇南逃至此的国耻,触景生情写下此词。上阕以郁孤台下奔涌的赣江水起兴,"中间多少行人泪"暗喻百姓流离之痛;下阕"青山遮不住"喻指抗金决心不可阻挡,而"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"则以鹧鸪"行不得也"的啼声,抒发了对朝廷苟安政策的愤懑与壮志难酬的苦闷。全词将历史创伤、山河之叹与个人悲愤熔铸于山水意象之中,梁启超评其"大声镗鞳,何等气概",堪称以血泪写就的爱国词典范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词以郁孤台为背景,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爱国情怀。"清江水"中流淌着"行人泪",将自然景物与人间悲苦融为一体,凝练而深刻。"西北望长安"三句,借遥望故都而不得见的惆怅,暗喻中原沦陷之痛。下阕"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"两句,以江水东流象征抗金意志不可阻挡,笔力遒劲。结尾处鹧鸪啼鸣,更添几分悲凉。全词情景交融,既有对山河破碎的沉痛,又蕴含着不屈的抗争精神,体现了辛词豪放中见沉郁的独特风格。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