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虞美人·赋虞美人草

虞美人·赋虞美人草朗读
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诗词

当年得意如芳草。

日日春风好。

拔山力尽忽悲歌。

饮罢虞兮从此、奈君何。

人间不识精诚苦。

贪看青青舞。

蓦然敛袂却亭亭。

怕是曲中犹带、楚歌声。

摘要

这首词由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,题为《虞美人·赋虞美人草》。作品借咏虞美人草这一意象,抒发作者深沉的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。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,却屡遭挫折,词中以虞美人草的美丽易逝象征人生短暂和抱负未展,表达了他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的悲愤,以及对南宋衰微命运的忧患。整首词语言雄浑豪放,意境深远,体现了辛弃疾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艺术特色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词以项羽兵败垓下为背景,运用比兴手法,将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。上阕"当年得意如芳草"与"拔山力尽忽悲歌"形成鲜明对比,凸显盛衰无常的宿命感。"虞兮奈何"四字更将霸王别姬的千古悲情凝练呈现。下阕笔锋一转,借"青青舞"暗指世人不解英雄之痛,而"蓦然敛袂"的顿挫之笔,恰似项羽临终前的慷慨悲歌。全词以柔婉之笔写壮烈之情,在缠绵悱恻中暗藏金戈铁马之声,可谓哀而不伤,悲而不怨,深得词家三昧。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