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令诗
应令诗朗读微躯多幸,接萼嘉运。
紫幄承慈,青衿禀训。
傍玉流温,依兰染薰。
百氏既洽,六义乃擒。
辞河泻润,高论忘疲。
翠幕晨宇,朱花夜池。
窗斜八绮,灯悬百枝。
摘要
萧纲的《应令诗》是南朝梁代宫廷唱和之作的代表,创作于其任太子期间。此诗为奉和其弟萧绎(湘东王)的《咏春》诗而作,属典型的应制诗。诗中描绘春日园林景致,以“游丝横幔网,落花吹绣衣”等句展现精巧细腻的物象观察,通过“新禽争弄响,落蕊乱从风”的灵动画面,传递出对自然生机与时光流转的敏锐感知。虽属宫廷酬唱范畴,却在华丽辞藻中暗含对生命瞬间美的捕捉与珍视,如“若逐微风起,谁言非玉尘”之句,将柳絮喻为转瞬即逝的玉尘,透出淡淡的哲思。后世评价此诗既体现宫体诗“清辞巧制”的特征,亦在应制框架中流露出个人化的审美情趣,其意象经营与语言锤炼对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具有先导意义。
DeepSeek赏析
这篇骈文以华美辞藻描绘了才子承恩受训、潜心学问的雅致生活。开篇"微躯多幸"四句,以对仗工整的句式展现蒙受恩泽的谦恭之态。"傍玉流温"以下六句,运用"玉流""兰薰"等意象,暗喻学问修养如沐春风。中段"百氏既洽"四句,通过"辞河泻润"的夸张比喻,彰显学识渊博而不知疲倦的治学精神。结尾"翠幕晨宇"六句,以晨幕夜池、绮窗华灯的精致画面,勾勒出文人雅士的书斋清趣。全文骈四俪六,用典含蓄,在严整格律中流动着温润如玉的文人气质,展现了南朝骈文追求形式美与意境美高度统一的典型特征。

萧纲(503―551),梁代文学家。即南朝梁简文帝。字世缵。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)人。梁武帝第三子。由于长兄萧统早死,他在中大通三年(531年)被立为太子。太清三年(549年),侯景之乱,梁武帝被囚饿死,萧纲即位,大宝二年(551年)为侯景所害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