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寒食节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杨徽之

    清明时节出郊原,寂寂山城柳映门。

    水隔淡烟修竹寺,路经疏雨落花村。

    天寒酒薄难成醉,地迥楼高易断魂。

    回首故山千里外,别离心绪向谁言?

  • 唐代:胡皓

    闻道山阴会,仍为火忌辰。

    途中甘弃日,江上苦伤春。

    流水翻催泪,寒灰更伴人。

    丹心终不改,白发为谁新。

  • 宋代:郑刚中

    江乡时节逢寒食,花落未将春减色,岭南能有几多花,寒食临之扫春迹。

    花多花少非我事,春去春来亦堪惜。

    柴门风雨小庭寒,无奈池塘烟草碧。

    欲将诗句慰穷愁,眼中万象皆相识。

    欣然应接已无暇,都为老来无笔力。

  • 唐代:白居易

    上苑风烟好,中桥道路平。

    蹴球尘不起,泼火雨新晴。

    宿醉头仍重,晨游眼乍明。

    老慵虽省事,春诱尚多情。

    遇客踟蹰立,寻花取次行。

    连钱嚼金勒,凿落写银罂。

    府酝伤教送,官娃岂要迎。

    舞腰那及柳,歌舌不如莺。

    乡国真堪恋,光阴可合轻。

    三年遇寒食,尽在洛阳城。

  • 明代:朱孟德

    春空云淡禁烟中,冷落那堪客里逢。

    饭煮青精颜固好,杯传蓝尾习能同。

    锦销文杏枝头雨,雪卷棠梨树底风。

    往事慢思魂欲断,不堪回首贺兰东。

  • 宋代:赵元镇

    寂寞柴门村落里,也教插柳记年华。

    禁烟不到粤人国,上冢亦携庞老家。

    汉寝唐陵无麦饭,山溪野径有梨花。

    一樽径籍青苔卧,莫管城头奏暮笳。

  • 清代:成鹫

    亢龙宾天群龙战,潜龙跃出飞龙现。

    白衣苍狗等浮云,处处从龙作宫殿。

    东南半壁燕处堂,正统未亡垂一线。

    百日朝廷沸似汤,十郡山河去如电。

    高帝子孙隆准公,身殉社稷无牵恋。

    粤秀峰头望帝魂,直与煤山相后先。

    当时藁葬汉台东,三尺荒陵枕郊甸。

    四坟角立不知名,云是诸王殉国彦。

    左瞻右顾冢垒垒,万古一丘无贵贱。

    年年风雨暗清明,陌上行人泪如溅。

    寻思往事问重泉,笑折山花当九献。

    怅望钟山春草深,谁人更与除坛墠!

  • 唐代:白居易

    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

    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垒垒春草绿。

    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别离处。

    冥冥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

  • 唐代:孟云卿

    二月江南花满枝,他乡寒食远堪悲。

    贫居往往无烟火,不独明朝为子推。

  • 唐代:佚名

    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须惜少年时。

    有花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。

    青天无云月如烛,露泣梨花白如玉。

    子规一夜啼到明,美人独在空房宿。

    空赐罗衣不赐恩,一薰香后一销魂。

    虽然舞袖何曾舞,常对春风裛泪痕。

    不洗残妆凭绣床,也同女伴绣鸳鸯。

    回针刺到双飞处,忆著征夫泪数行。

    眼想心思梦里惊,无人知我此时情。

    不如池上鸳鸯鸟,双宿双飞过一生。

    一去辽阳系梦魂,忽传征骑到中门。

    纱窗不肯施红粉,徒遣萧郎问泪痕。

    莺啼露冷酒初醒,罨画楼西晓角鸣。

    翠羽帐中人梦觉,宝钗斜坠枕函声。

    行人南北分征路,流水东西接御沟。

    终日坡前怨离别,谩名长乐是长愁。

    偏倚绣床愁不起,双垂玉箸翠鬟低。

    卷帘相待无消息,夜合花前日又西。

    悔将泪眼向东开,特地愁从望里来。

    三十六峰犹不见,况伊如燕这身材。

    满目笙歌一段空,万般离恨总随风。

    多情为谢残阳意,与展晴霞片片红。

    两心不语暗知情,灯下裁缝月下行。

    行到阶前知未睡,夜深闻放剪刀声。

    近寒食雨草萋萋,著麦苗风柳映堤。

    早是有家归未得,杜鹃休向耳边啼。

    水纹珍簟思悠悠,千里佳期一夕休。

    从此无心爱良夜,任他明月下西楼。

    数日相随两不忘,郎心如妾妾如郎。

    出门便是东西路,把取红笺各断肠。

    无定河边暮角声,赫连台畔旅人情。

    函关归路千馀里,一夕秋风白发生。

    花落长川草色青,暮山重叠两冥冥。

    逢春便觉飘蓬苦,今日分飞一涕零。

    洛阳才子邻箫恨,湘水佳人锦瑟愁。

    今昔两成惆怅事,临邛春尽暮江流。

    浙江轻浪去悠悠,望海楼吹望海愁。

    莫怪乡心随魄断,十年为客在他州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3
  • 4
  •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