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赞美"类型的诗

  • 元代:赵显宏

    腰间斧柯,观棋曾朽,修月曾磨。

    不将连理枝梢锉,无缺钢多。

    不饶过猿枝鹤窠,惯立尽石涧泥坡。

    还参破,名缰利锁,云外放怀歌。

  • 宋代:辛弃疾

    断崖修竹,竹里藏冰玉。

    路转清溪三百曲,香满黄昏雪屋。

    行人系马疏篱,折残犹有高枝。

    留得东风数点,只缘娇嫩春迟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怪此花枝怨泣,托君诗句名通。

    凭将草木记吴风。

    继取相如云梦。

    点笔袖沾醉墨,谤花面有惭红。

    知君却是为情秾。

    怕见此花撩动。

  • 两汉:刘秀

    车驾至临溜自劳军,群臣大会。

    帝谓弇曰:“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,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,此皆齐之西界,功足相方。

    而韩信袭击已降,将军独拔勍敌,其功乃难于信也。

    又田横烹郦生,及田横降,高帝诏卫尉,不听为仇。

    张步前亦杀伏隆,若步来归命,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。

    又事尤相类也。

    将军前在南阳,建此大策,常以为落落难合,有志者事竟成也。

  • 南北朝:乐府诗集

    敕勒川,阴山下。

    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

    天苍苍,野茫茫。

    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
  • 南北朝:范晔

      张衡字平子,南阳西鄂人也。

    衡少善属文,游于三辅,因入京师,观太学,遂通五经,贯六艺。

    虽才高于世,而无骄尚之情。

    常从容淡静,不好交接俗人。

    永元中,举孝廉不行,连辟公府不就。

    时天下承平日久,自王侯以下,莫不逾侈。

    衡乃拟班固《两都》作《二京赋》,因以讽谏。

    精思傅会,十年乃成。

   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,累召不应。

      衡善机巧,尤致思于天文、阴阳、历算。

   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,公车特征拜郎中,再迁为太史令。

    遂乃研核阴阳,妙尽璇玑之正,作浑天仪,著《灵宪》、《算罔论》,言甚详明。

      顺帝初,再转,复为太史令。

    衡不慕当世,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。

    自去史职,五载复还。

      阳嘉元年,复造候风地动仪。

    以精铜铸成,员径八尺,合盖隆起,形似酒尊,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。

    中有都柱,傍行八道,施关发机。

    外有八龙,首衔铜丸,下有蟾蜍,张口承之。

    其牙机巧制,皆隐在尊中,覆盖周密无际。

    如有地动,尊则振龙,机发吐丸,而蟾蜍衔之。

    振声激扬,伺者因此觉知。

    虽一龙发机,而七首不动,寻其方面,乃知震之所在。

    验之以事,合契若神。

    自书典所记,未之有也。

   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,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。

    后数日驿至,果地震陇西,于是皆服其妙。

    自此以后,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。

      时政事渐损,权移于下,衡因上疏陈事。

    后迁侍中,帝引在帷幄,讽议左右。

   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。

    宦官惧其毁己,皆共目之,衡乃诡对而出。

    阉竖恐终为其患,遂共谗之。

    衡常思图身之事,以为吉凶倚仗,幽微难明。

    乃作《思玄赋》以宣寄情志。

      永和初,出为河间相。

    时国王骄奢,不遵典宪;又多豪右,共为不轨。

    衡下车,治威严,整法度,阴知奸党名姓,一时收禽,上下肃然,称为政理。

    视事三年,上书乞骸骨,征拜尚书。

    年六十二,永和四年卒。

  • 先秦:刘向 撰

    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:“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,安陵君其许寡人!”安陵君曰:“大王加惠,以大易小,甚善;虽然,受地于先王,愿终守之,弗敢易!”秦王不说。

  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。

    (说 通:悦)  秦王谓唐雎曰:“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,安陵君不听寡人,何也?且秦灭韩亡魏,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以君为长者,故不错意也。

    今吾以十倍之地,请广于君,而君逆寡人者,轻寡人与?”唐雎对曰:“否,非若是也。

   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,虽千里不敢易也,岂直五百里哉?”  秦王怫然怒,谓唐雎曰:“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?”唐雎对曰:“臣未尝闻也。

    ”秦王曰:“天子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

    ”唐雎曰:“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?”秦王曰:“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,以头抢地耳。

    ”唐雎曰:“此庸夫之怒也,非士之怒也。

  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,彗星袭月;聂政之刺韩傀也,白虹贯日;要离之刺庆忌也,仓鹰击于殿上。

    此三子者,皆布衣之士也,怀怒未发,休祲降于天,与臣而将四矣。

    若士必怒,伏尸二人,流血五步,天下缟素,今日是也。

    ”挺剑而起。

      秦王色挠,长跪而谢之曰:“先生坐!何至于此!寡人谕矣:夫韩、魏灭亡,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徒以有先生也。

  • 南北朝:佚名

      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

    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。

    (惟闻 通:唯)问女何所思,问女何所忆。

    女亦无所思,女亦无所忆。

    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,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。

    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,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

      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

    旦辞爷娘去,暮宿黄河边,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。

    旦辞黄河去,暮至黑山头,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。

      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

    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

    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

      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

    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

    可汗问所欲,木兰不用尚书郎,愿驰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

    (一作:愿借明驼千里足)  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;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;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

    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,脱我战时袍,著我旧时裳。

    当窗理云鬓,对镜帖花黄。

    出门看火伴,火伴皆惊忙: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

    (帖 通:贴;惊忙 一作:惶;惶 火伴 通:伙)  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;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

  • 先秦:佚名

    於皇武王!无竞维烈。

    允文文王,克开厥后。

    嗣武受之,胜殷遏刘,耆定尔功。

  • 先秦:佚名

    振鹭于飞,于彼西雍。

    我客戾止,亦有斯容。

    在彼无恶,在此无斁。

    庶几夙夜,以永终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