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记游"类型的诗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羽林十二将,罗列应星文。

    霜仗悬秋月,霓旌卷夜云。

    严更千户肃,清乐九天闻。

    日出瞻佳气,葱葱绕圣君。

  • 明代:袁宏道

     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,由庄至颠,可二十余里。

     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,峭削者鲜迂曲;貌古则鲜妍不足,骨大则玲珑绝少,以至山高水乏,石峻毛枯:凡此皆山之病。

      天目盈山皆壑,飞流淙淙,若万匹缟,一绝也。

    石色苍润,石骨奥巧,石径曲折,石壁竦峭,二绝也。

    虽幽谷县岩,庵宇皆精,三绝也。

    余耳不喜雷,而天目雷声甚小,听之若婴儿声,四绝也。

    晓起看云,在绝壑下,白净如绵,奔腾如浪,尽大地作琉璃海,诸山尖出云上若萍,五绝也。

    然云变态最不常,其观奇甚,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。

    山树大者,几四十围,松形如盖,高不逾数尺,一株直万余钱,六绝也。

    头茶之香者,远胜龙井,笋味类绍兴破塘,而清远过之,七绝也。

    余谓大江之南,修真栖隐之地,无逾此者,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。

      宿幻住之次日,晨起看云,巳后登绝顶,晚宿高峰死关。

    次日,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。

    数日晴霁甚,山僧以为异,下山率相贺。

    山中僧四百余人,执礼甚恭,争以饭相劝。

    临行,诸僧进曰: “荒山僻小,不足当巨目,奈何?”余曰:“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,山僧不劳过谦,某亦不敢面誉。

    ”因大笑而别。

  • 宋代:辛弃疾

   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翠浪吞平野。

    挽天河谁来照影,卧龙山下。

    烟雨偏宜晴更好,约略西施未嫁。

    待细把江山图画。

    千顷光中堆滟滪,似扁舟欲下瞿塘马。

    中有句,浩难写。

    诗人例入西湖社。

    记风流重来手种,绿阴成也。

    陌上游人夸故国,十里水晶台榭。

    更复道横空清夜。

    粉黛中洲歌妙曲,问当年鱼鸟无存者。

    堂上燕,又长夏。

  • 宋代:辛弃疾

    今日复何日,黄菊为谁开?渊明谩爱重九,胸次正崔嵬。

    酒亦关人何事,政自不能不尔,谁遣白衣来。

    醉把西风扇,随处障尘埃。

    为公饮,须一日,三百杯。

    此山高处东望,云气见蓬菜。

    翳风骖鸾公去,落佩倒冠吾事,抱病且登台。

    归路踏明月,人影共徘徊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寒食未明至湖上。

    太守未来,两县令先在。

    城头月落尚啼乌。

    朱舰红船早满湖。

    鼓吹未容迎五马,水云先已漾双凫。

    映山黄帽螭头舫,夹岸青烟鹊尾炉。

    老病逢春只思睡,独求僧榻寄须臾。

  •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