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唐诗三百首"类型的诗

  • 唐代:岑参

    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

    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
    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

    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。

    (难着 一作:犹著)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

    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

    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

    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

    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

    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

    蓬莱文章建安骨,中间小谢又清发。

    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览明月。

    (览 通:揽;明月 一作:日月)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销愁愁更愁。

    (销愁 一作 消愁)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。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我本楚狂人,凤歌笑孔丘。

    手持绿玉杖,朝别黄鹤楼。

    五岳寻仙不辞远,一生好入名山游。

    庐山秀出南斗傍,屏风九叠云锦张。

    影落明湖青黛光,金阙前开二峰长,银河倒挂三石梁。

    香炉瀑布遥相望,回崖沓嶂凌苍苍。

    翠影红霞映朝日,鸟飞不到吴天长。

    登高壮观天地间,大江茫茫去不还。

    黄云万里动风色,白波九道流雪山。

    好为庐山谣,兴因庐山发。

    闲窥石镜清我心,谢公行处苍苔没。

    早服还丹无世情,琴心三叠道初成。

    遥见仙人彩云里,手把芙蓉朝玉京。

    先期汗漫九垓上,愿接卢敖游太清。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海客谈瀛洲,烟涛微茫信难求;越人语天姥,云霞明灭或可睹。

    天姥连天向天横,势拔五岳掩赤城。

    天台四万八千丈,对此欲倒东南倾。

    (四万 一作:一万)我欲因之梦吴越,一夜飞度镜湖月。

    (度 通:渡)湖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。

    谢公宿处今尚在,渌水荡漾清猿啼。

    脚著谢公屐,身登青云梯。

    半壁见海日,空中闻天鸡。

    千岩万转路不定,迷花倚石忽已暝。

    熊咆龙吟殷岩泉,栗深林兮惊层巅。

    云青青兮欲雨,水澹澹兮生烟。

    列缺霹雳,丘峦崩摧。

    洞天石扉,訇然中开。

    青冥浩荡不见底,日月照耀金银台。

    霓为衣兮风为马,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。

    虎鼓瑟兮鸾回车,仙之人兮列如麻。

    忽魂悸以魄动,恍惊起而长嗟。

    惟觉时之枕席,失向来之烟霞。

    世间行乐亦如此,古来万事东流水。

    别君去兮何时还?且放白鹿青崖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。

  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!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风吹柳花满店香,吴姬压酒唤客尝。

    (劝客 一作:唤客)金陵子弟来相送,欲行不行各尽觞。

    请君试问东流水,别意与之谁短长。

  • 唐代:李商隐

    元和天子神武姿,彼何人哉轩与羲。

    誓将上雪列圣耻,坐法宫中朝四夷。

    淮西有贼五十载,封狼生貙貙生罴。

    不据山河据平地,长戈利矛日可麾。

    帝得圣相相曰度,贼斫不死神扶持。

    腰悬相印作都统,阴风惨澹天王旗。

    愬武古通作牙爪,仪曹外郎载笔随。

    行军司马智且勇,十四万众犹虎貔。

    入蔡缚贼献太庙,功无与让恩不訾。

    帝曰汝度功第一,汝从事愈宜为辞。

    愈拜稽首蹈且舞,金石刻画臣能为。

    古者世称大手笔,此事不系于职司。

    当仁自古有不让,言讫屡颔天子颐。

    公退斋戒坐小阁,濡染大笔何淋漓。

    点窜《尧典》《舜典》字,涂改《清庙》《生民》诗。

    文成破体书在纸,清晨再拜铺丹墀。

    表曰臣愈昧死上,咏神圣功书之碑。

    碑高三丈字如斗,负以灵鳌蟠以螭。

    句奇语重喻者少,谗之天子言其私。

    长绳百尺拽碑倒,粗砂大石相磨治。

    公之斯文若元气,先时已入人肝脾。

    汤盘孔鼎有述作,今无其器存其辞。

    呜呼圣王及圣相,相与烜赫流淳熙。

    公之斯文不示后,曷与三五相攀追。

    愿书万本诵万遍,口角流沫右手胝。

    传之七十有二代,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。

  • 唐代:李颀

    蔡女昔造胡笳声,一弹一十有八拍。

    胡人落泪沾边草,汉使断肠对归客。

    古戍苍苍烽火寒,大荒沉沉飞雪白。

    先拂商弦后角羽,四郊秋叶惊摵摵。

    董夫子,通神明,深山窃听来妖精。

    言迟更速皆应手,将往复旋如有情。

    空山百鸟散还合,万里浮云阴且晴。

    嘶酸雏雁失群夜,断绝胡儿恋母声。

    川为静其波,鸟亦罢其鸣。

    乌孙部落家乡远,逻娑沙尘哀怨生。

    幽音变调忽飘洒,长风吹林雨堕瓦。

    迸泉飒飒飞木末,野鹿呦呦走堂下。

    长安城连东掖垣,凤凰池对青琐门。

    高才脱略名与利,日夕望君抱琴至。

  • 唐代:李颀

    南山截竹为觱篥,此乐本自龟兹出。

    流传汉地曲转奇,凉州胡人为我吹。

    傍邻闻者多叹息,远客思乡皆泪垂。

    世人解听不解赏,长飙风中自来往。

    枯桑老柏寒飕飗,九雏鸣凤乱啾啾。

    龙吟虎啸一时发,万籁百泉相与秋。

    忽然更作渔阳掺,黄云萧条白日暗。

    变调如闻杨柳春,上林繁花照眼新。

    岁夜高堂列明烛,美酒一杯声一曲。

  • 唐代:李颀

    男儿事长征,少小幽燕客。

    赌胜马蹄下,由来轻七尺。

    杀人莫敢前,须如猬毛磔。

    黄云陇底白云飞,未得报恩不能归。

    辽东小妇年十五,惯弹琵琶解歌舞。

    今为羌笛出塞声,使我三军泪如雨。

  • 唐代:李颀

    四月南风大麦黄,枣花未落桐叶长。

    青山朝别暮还见,嘶马出门思旧乡。

    陈侯立身何坦荡,虬须虎眉仍大颡。

    腹中贮书一万卷,不肯低头在草莽。

    东门酤酒饮我曹,心轻万事如鸿毛。

    醉卧不知白日暮,有时空望孤云高。

    长河浪头连天黑,津口停舟渡不得。

    郑国游人未及家,洛阳行子空叹息。

    闻道故林相识多,罢官昨日今如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