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初中文言文"类型的诗

  • 先秦:刘向 撰

    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:“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,安陵君其许寡人!”安陵君曰:“大王加惠,以大易小,甚善;虽然,受地于先王,愿终守之,弗敢易!”秦王不说。

  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。

    (说 通:悦)  秦王谓唐雎曰:“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,安陵君不听寡人,何也?且秦灭韩亡魏,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以君为长者,故不错意也。

    今吾以十倍之地,请广于君,而君逆寡人者,轻寡人与?”唐雎对曰:“否,非若是也。

   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,虽千里不敢易也,岂直五百里哉?”  秦王怫然怒,谓唐雎曰:“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?”唐雎对曰:“臣未尝闻也。

    ”秦王曰:“天子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

    ”唐雎曰:“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?”秦王曰:“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,以头抢地耳。

    ”唐雎曰:“此庸夫之怒也,非士之怒也。

  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,彗星袭月;聂政之刺韩傀也,白虹贯日;要离之刺庆忌也,仓鹰击于殿上。

    此三子者,皆布衣之士也,怀怒未发,休祲降于天,与臣而将四矣。

    若士必怒,伏尸二人,流血五步,天下缟素,今日是也。

    ”挺剑而起。

      秦王色挠,长跪而谢之曰:“先生坐!何至于此!寡人谕矣:夫韩、魏灭亡,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徒以有先生也。

  • 宋代:范仲淹

      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。

    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。

    乃重修岳阳楼,增其旧制,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。

    属予作文以记之。

    (具 通:俱)  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。

    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;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。

 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,前人之述备矣。

    然则北通巫峡,南极潇湘,迁客骚人,多会于此,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?  若夫淫雨霏霏,连月不开,阴风怒号,浊浪排空;日星隐耀,山岳潜形;商旅不行,樯倾楫摧;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。

    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谗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

    (隐耀 一作:隐曜;淫雨 通:霪雨)  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;沙鸥翔集,锦鳞游泳;岸芷汀兰,郁郁青青。

    而或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跃金,静影沉璧,渔歌互答,此乐何极!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偕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

      嗟夫!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

    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

    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乎。

    噫!微斯人,吾谁与归? 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。

  • 先秦:佚名

    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

    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,男有分,女有归。

    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

    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

    (矜 同:鳏)

  • 宋代:周敦颐

      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蕃。

    晋陶渊明独爱菊。

    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

  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远益清,亭亭净植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

    (甚爱 一作:盛爱)  予谓菊,花之隐逸者也;牡丹,花之富贵者也;莲,花之君子者也。

    噫!菊之爱,陶后鲜有闻。

    莲之爱,同予者何人?牡丹之爱,宜乎众矣!

  • 先秦:列御寇

    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日,问其故。

    (辩日 一作:辩斗)一儿曰: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

    ”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

    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,及日中则如盘盂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沧凉凉,及其日中如探汤,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?”孔子不能决也。

    两小儿笑曰:“孰为汝多知乎?”

  • 先秦:佚名

      夸父与日逐走,入日;渴,欲得饮,饮于河、渭;河、渭不足,北饮大泽。

    未至,道渴而死。

    弃其杖,化为邓林。

  • 宋代:司马光 撰

      初,权谓吕蒙曰:“卿今当涂掌事,不可不学!”蒙辞以军中多务。

    权曰: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?但当涉猎,见往事耳。

    卿言多务,孰若孤?孤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

    ”蒙乃始就学。

    及鲁肃过寻阳,与蒙论议,大惊曰:“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!”蒙曰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,大兄何见事之晚乎!”肃遂拜蒙母,结友而别。

  • 南北朝:佚名

      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

    不闻机杼声,惟闻女叹息。

    (惟闻 通:唯)问女何所思,问女何所忆。

    女亦无所思,女亦无所忆。

    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,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。

    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,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

      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

    旦辞爷娘去,暮宿黄河边,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。

    旦辞黄河去,暮至黑山头,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。

      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

    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

    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

      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

    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

    可汗问所欲,木兰不用尚书郎,愿驰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

    (一作:愿借明驼千里足)  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;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;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

    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,脱我战时袍,著我旧时裳。

    当窗理云鬓,对镜帖花黄。

    出门看火伴,火伴皆惊忙: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

    (帖 通:贴;惊忙 一作:惶;惶 火伴 通:伙)  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;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

  • 先秦:佚名

   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(《学而》)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(《学而》)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
    ”(《为政》)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
    ”(《为政》)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
    ”(《为政》)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
    ”(《里仁》)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

    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
    ”(《述而》)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

    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(《泰伯》)子曰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

    ”(《子罕》)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
    ”(《卫灵公》)

  • 未知:佚名

    某氏园中,有古木,鹊巢其上,孵雏将出。

    一日,鹊徊翔其上,悲鸣不已。

    顷之,有群鹊鸣渐近,集古木上,忽有二鹊对鸣,若相语状,俄而扬去。

    未几,一鹳横空而来,“咯咯”作声,二鹊亦尾其后。

    群鹊见而噪,若有所诉。

    鹳又“咯咯”作声,似允所请。

    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,遂俯冲鹊巢,衔一赤蛇吞之。

    群鹊喧舞,若庆且谢也。

    盖二鹊招鹳援友也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»